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浏阳为农业经济县,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长期保持自然经济状态。清乾隆以后,以农产品为主要原料的手工业产品逐渐加强,市场交换规模有所扩大。光绪末年,岳阳、长沙相继开埠,刺激域内农产品出口销售,域内经济开始转化为有商品经济色彩的半自给性经济。[查看详情]

浏阳市2022年度拥有有效高新技术企业570家,本次纳入统计企业565家,实际统计562家,上年纳入统计430家,同比增长31.4%.现结合统计系统主要指标数据,对相关情况分析如下:一、经济发展情况经济发展整体态势较好,统计的562家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578.82亿元,上年数487.18亿元。[查看详情]

浏阳地处湘东,与江西、湖北两省11个县(区)、市交界,域内方言素称“十里三音”。其中,有的属于几种方言之间的区别,有的属于一种方言内部的差异。从方言分区的角度看,全市实际上含有三种方言,即客家方言、湘方言和赣方言。浏阳客家方言俗称“客姓话”,分布在东部、东北部和东南部的山区中,即大围山区、张坊区、官渡区和文家市区的部分地方。[查看详情]

浏阳市国家级、省级、市级、本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汇总(截至2023年4月)[查看详情]

《一河诗画满城烟花》